首页

捆绑小说

时间:2025-05-28 09:37:22 作者:2025年京津冀外籍人才“中国日”活动在天津举办 浏览量:50544

  中新网北京4月21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家“十二年磨一剑”,基于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编制的全球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包括中英文版《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集》和《1:250万月球分幅地质图集》4月21日正式对外发布。

中国科学家“十二年磨一剑”,基于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编制的全球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包括中英文版《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集》和《1:250万月球分幅地质图集》正式对外发布,图为图集揭幕仪式。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为月球起源和演化等作出中国贡献

  这是一份月球科学领域立典式综合集成成果,不仅可以为探月工程科学目标制定和工程实施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参考,也填补了中国在月球与地外行星地质图编研方面的空白,为月球起源和演化乃至太阳系演化的研究作出中国贡献。

  最新发布的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欧阳自远院士和刘建忠研究员领衔,联合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单位的科学家和制图人员,从2012年起共同研究编制而成。

中国科学家“十二年磨一剑”,基于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编制的全球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包括中英文版《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集》和《1:250万月球分幅地质图集》正式对外发布,图为正式发布前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进行科普解读。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他们基于月球起源和演化过程的整体性和规律性认识,以中国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为基础,同时参考中外已有的探测数据和研究成果,通过对月球岩石建造、地质构造、时代等要素的研究和归集,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月球地质编图技术规范和标准,历时12年成功编制出1:250万月球数字地质-构造系列图件。

  其中,《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集》包含《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1:250万月球岩石类型分布图》和《1:250万月球构造纲要图》,《1:250万分幅地质图集》包含30幅月球标准分幅地质图。

  建立“三宙六纪”月球地质年代划分方案

  研编团队介绍说,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计划实施以来,中外月球探测和月球科学研究都取得长足进步,然而,月球地质研究至今仍沿用阿波罗时期研制的月球全月地质图,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月球地质图已不能满足未来的科研和月球探测需求。

  与美国阿波罗时期的月球地质图相比,这次中国发布图集基于月球动力学演化的规律,创造性建立“三宙六纪”的月球地质年代划分方案,包括冥月宙、古月宙、新月宙和岩浆洋纪、艾肯纪、酒海纪、雨海纪、爱拉托逊纪、哥白尼纪。

中国科学家“十二年磨一剑”,基于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编制的全球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包括中英文版《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集》和《1:250万月球分幅地质图集》正式对外发布,图为发布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图集执行主编、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刘建忠研究员向媒体科普介绍该图集研编情况。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本次发布的月球地质图集主要具有三方面优势:一是更加客观地刻画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二是建立以内、外动力地质演化为主线的月球构造和岩石类型分类体系,更清晰地表达月球构造和岩石的演化特征;三是构建月球撞击盆地和盆地建造亚类的分类体系,建立盆地演化序列,提出盆地及亚类建造的识别标志等创新成果,构建以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并重驱动的类地行星演化新框架。

  识别并标记全月12341个撞击坑

  研编团队表示,此次发布的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采用中英文双语编制,其中主图《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利用青、黑、黄、品红4个基色叠印出共150种颜色,对月球进行“三宙六纪”的地质年代划分;识别并标记全月12341个撞击坑、81个撞击盆地、17种岩石类型、14类构造,建立了统一的盆地建造亚类的分类体系。

  同时,该图集还表达探测着陆点、特殊高程点等一些特殊要素。图集说明书也同步发布,详细介绍了编图使用的数据、图件比例尺选择原则、图面表达内容、月球地质年代划分方案、构造和岩石类型分类体系和月球地质演化历史等内容。

  目前,全球首套1:250万月球地质图集已集成至中国科学家搭建的数字月球云平台上,并服务于月球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中国未来月球探测工程的着陆区选址、月球资源勘查和路径规划。

中国科学家“十二年磨一剑”,基于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编制的全球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包括中英文版《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集》和《1:250万月球分幅地质图集》正式对外发布,图为发布前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图集主编欧阳自远院士与来自德国的同行专家进行交流。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在图集正式发布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执行主编刘建忠研究员透露,随着中国嫦娥工程持续推进和更多月球数据获取,研编团队早在两年前就开始规划1:100万的更高精度月球地质图编制,并结合探月工程和科研需求,对后续月球探测任务着陆区等目标区域提出1:10000甚至1:5000的月图编制。同时,旨在满足火星地质演化研究需求的火星地质图也已纳入规划。

  对于后续月球、火星等地外天体地质图的编制规划,新发布图集主编欧阳自远院士呼吁向人类目前力所能及的“太阳系的星辰大海挺进”,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做好工作。(完)

【编辑:韦俊龙】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俄罗斯专家:破除关于中国的虚假叙事,期待国际加强网络空间合作

“光刻机玻璃、微型晶圆玻璃等半导体玻璃是新一代信息领域的新型功能材料,会带来玻璃组成、制备工艺、应用技术的颠覆性变革。”彭寿坦言,这种新型材料一旦实现突破,将对拓展我国玻璃理论体系、技术体系、产品体系产生重要影响,也将重新定义新型显示、先进能源、空天科技等未来科技发展,“这也是我们团队接下来要攻坚的关键核心技术。”

内蒙古阿尔山启幕2024—2025冰雪季:冰天雪地,欢天喜地

无锡11月10日电 (孙权 唐娟)11月10日,雅迪2024锡山宛山湖马拉松暨大运河马拉松系列赛(无锡锡山站)在无锡映月湖畔鸣枪开跑。当天,15000名马拉松爱好者欢聚锡山,沿着吉“象”赛道纵情奔跑,用脚步丈量无锡“东大门”,深度体验锡山人文之美、生态之美。

(新春走基层)“浙江第一早”永嘉“乌牛早”开采 长势优良预计产量增加

3月17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招聘会现场设有线上直播区域。当日,内蒙古2024年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会在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工业大学举办。据悉,本场招聘会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设有招聘服务、线上直播带岗、政策宣讲直播、就业指导、创业服务、职业技能6项主题专区。此次招聘会的参与企业覆盖内蒙古、山西、北京、辽宁、吉林、山东、河北、浙江等地,线上线下参与企业共230家,提供岗位1.4万余个。

(“八八战略”观澜)“八八战略”20周年舟山故事:“打头阵”发展海洋经济

将近一个多月的亲历和见闻,令斯特朗感慨颇深。她在《百万农奴站起来》一书中写道:“西藏人民终于感受到了自由!从机场(当雄)到拉萨的路上,从那些衣衫褴褛牧民的身上,我们感觉到了这块土地上的快乐在觉醒……我们的这种感觉在后面的参观采访中不断再现:在罗布林卡游园会上出现了;我们被夹道欢迎时出现了;村民们十分好客时出现了;‘控诉大会’的怒吼声中又出现了……很清楚,西藏人口将大大增长,长期衰落的状况结束了。他们已经成为世界屋脊上的主人,这种主人翁的意识将不断加强。”在高原最美好的季节里,斯特朗通过一名资深记者敏锐的观察和直觉,领略到了这场彻底的社会变革为这个古老高原和所有高原儿女带来的重生。

复苏的母亲河丨让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

合肥7月22日电 (记者 张俊)“我这一辈子做好了一件事,培养了一批人,承担了我这一代的责任。希望你们能够接过接力棒,肩负起你们这代人的使命担当,共同推动量子计算技术走向产业化。”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在为第三届CCF“司南杯”量子计算编程挑战赛(以下简称“司南杯”)获奖队伍颁奖时表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